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

www.315chn.com

让天下作坊特产走向全国

打造全国小作坊商业资源共享、市场自律、产业升级的新兴流通服务平台

“整治+规范” 小作坊也有春天

首页    行业动态    “整治+规范” 小作坊也有春天

贴着白瓷砖的墙,整洁平整的地,串串珠帘守护着操作间的门,墙上悬挂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……这是路桥街道前蔡路江仁春家刚刚改造完的肉制品加工作坊,也是路桥全力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一个缩影。

“整治+规范”,路桥区的小作坊迎来了“春天”。

小作坊发生大变化

说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,大家的印象或许是这样的:在偏僻的地方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加工场所,生产规模不大,从业人员不多,生产条件简单,环境卫生较差……但记者随机走进几个小作坊,却大吃一惊:前蔡路的江仁春有个熟食加工小作坊,他做熟食加工已20多年,主要采取的是在小作坊加工后送至农贸菜市场零售的方式经营。

“这是烫凉菜的锅具,这是煮熟食的锅具,你们看,这锅盆都擦得很亮很亮的。这是我们专门隔出来的换衣间,以前我们根本没有换衣间概念,现在添置了,确实很有必要。”江仁春说道。

江仁春自豪地介绍着他的作坊新貌,改造完之后,小作坊的变化让他更加自信并充满希望。“大家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印象不是那么好,很多人都抱着眼不见为净的态度,这一点我也承认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我在销售熟食的时候会自信地请顾客进来我的作坊参观。”

46岁的沈臣正忙着改造他的糕点房,这里如今规范有序的模样和以前的杂乱无章、潮湿积尘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。“这个改造花了1万多元,再过十几天就能完工了。我相信改造后,我们做出的糕点会更香,更好吃。”沈臣充满希望地说。

“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环境卫生较差是共性问题,和大家印象中的相似。作坊虽小,如不高度重视整治规范,就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大问题。”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督管理科科长任智勇介绍道,“我们整治规范食品加工生产小作坊,是为了守护群众‘舌尖上的安全’。”

强规范带来大提升

据悉,路桥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,始于2015年7月。

这些年来,按照“分类处置、堵疏结合、标本兼治”原则,采取“整治与规范”相结合办法,路桥区对辖区内所有小作坊逐一开展现场执法检查,及时排除生产过程中包括环境卫生、从业人员健康证、原辅材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安全隐患,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,并在整改通知书中提出详细整改方案及具体整改措施。

严厉打击违法行为,拒不整改则取缔。对于愿意配合改造的经营者,路桥区市场监管局会全力以赴提供帮助,帮助他们用最少的钱、最优的方案打造最适用的空间。

“路桥区现有食品加工小作坊71家,这些食品小作坊主要集中在自己家或者出租屋内,销售方式是送农贸市场、自产自销等。我们以多措并举、全民监督、依法治理的方式,坚决捍卫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出的食品的安全。”任智勇表示,对于不符合经营条件的小作坊,将会坚决予以取缔。

严监管捍卫大安全

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经营者的培训力度,要让经营者知道规范和不规范的区别,形成健康生产经营意识,要让经营者知晓路桥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全面清查、不留死角、零容忍的持续高压态势。

挂证销售,给符合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发放《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》,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自主经营,经营者都需凭证销售,增加信誉度。在摸底登记、整改备案和执法查处的基础上,该局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,并及时进行跟踪回访,进一步巩固整治效果,防止问题反弹。

“对消费者来说,能够保障食品安全;对于小作坊来说,在生产过程中能更加有据可依,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要求,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;对于监管部门来说,可以在监管方面有据可查,作为监管和发证的依据。”任智勇表示。

2019年4月16日 09:06
浏览量:0
收藏